水量更丰沛 水质清冽冽

2022-08-31 15:34:37

菜谱网 http://siyecheng.com/

  ◆杨涛利魏永贵

  距主河道1公里处的地下水埋深由10米回升到2米~5米,植被恢复和改善面积达2285平方公里,植物种类由17种增加到46种……2021年12月,第二十二次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完毕,一系列监测数据记录着塔里木河下游生态环境的可喜变化。

  此次生态输水共计3.48亿立方米,比2020年多0.78亿立方米。输水量的增长,缘于对流域水资源过度开发的治理取得成效,让塔里木河中上游的水量日益丰沛。

  2019年,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启动为期3年的河湖整治行动,除了治理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,着力解决的重点还包括侵占河湖水域岸线,河道管理范围内乱占、乱采、乱堆、乱建,违法违规向河湖排污,损害河湖水生态环境等突出问题。

  随着河湖整治行动的深入推进,各地河湖生态红利不断显现,成为崭新的“景观带”、立体的“生态轴”、发展的“动力源”。

  按下河湖生态“美颜键”

  隆冬时节,头屯河河岸白雪皑皑,步道曲折,三三两两的游客在这里拍摄雪景。

  发源于天山北坡的头屯河全长190公里,流域总面积2885平方公里。5年前,这里采砂场泛滥,最多时,从乌奎高速交汇点至头屯河大桥约7公里范围内有26家采砂场,河道内坑洼遍地。

  在河湖整治行动中,头屯河流域河长制办公室编制《新疆头屯河“一河一策”综合治理方案》,全面梳理流域内存在的问题,收集整理水资源保护、水域岸线管理保护、水污染防治等六大类问题,以责任清单的形式向二级河长制办公室下发,并明确责任人及责任部门。

  经过统筹处理好控源截污、内源治理、生态恢复,头屯河形成了“水通、水清、水美”的内河生态景观,创建了亲水宜居的生活环境,头屯河再度呈现水秀、河畅、景怡的美景,焕发出勃勃生机。

  青山行不尽,绿水去何长。城乡因水而美,颜值不断刷新。

  3月,陆续飞临乌鲁木齐柴窝堡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北归候鸟,为这里增添了生机与活力。柴窝堡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王维俊说:“这两年鸟类明显增多。”

  在乌鲁木齐市的河湖整治三年行动中,全市围绕水生态环境保护,编制实施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“十四五”规划,组织开展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,并按全市总体规划、主体功能区划的调整,启动了全市饮用水水源地的调整优化工作。

  2021年10月,生态环境部通报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,乌鲁木齐市成功进入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排名前30名,乌鲁木齐河、水磨河、乌拉泊水库等纳入国家监测考核的5个水体断面水质均达到优良,全市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。

  在河湖整治行动中,阿克苏市通过河湖岸线管控、清“四乱”、水污染防治以及示范河湖建设,推动全市河湖共治、共保、共管、共享。

  做好河湖整治加减法

  2021年,新疆监测河流优良水质比例达到98.2%,完成国家要求的“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94.5%”的目标任务。

  抓好河湖整治工作,需要加强机制建设,做好加减法。

  做好加法,重在落实河湖长制的主体责任,推动河湖长制由“有实”向“有效”转变。

  在昌吉回族自治州,河湖长办积极完善、创新工作机制,出台《昌吉州河长制湖长制述职工作方案》《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要点及考核细则》,明确7类23项任务,细化县级河湖长考核指标5类12项、17个成员单位考核指标33项,推动河湖长制落实到位。

  同时,在河湖整治工作中,昌吉州积极探索“河湖长+检察长”协作机制,通过联合调查、人员互派、信息交换、案件研讨等方式,帮助河湖长办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,通过“行政+司法”的方式,创新推进河湖长制各项工作的落实。

  加法还体现在城乡一体推进河湖整治。

  在哈密市伊州区,哈密河生态恢复与湿地保护工程预计今年5月全部完工。这项工程将哈密河沿线城乡生态修复、文化建设、棚户区改造、道路建设等相关工作进行一体设计、一体规划、一体建设。工程竣工后,哈密市伊州区将新增绿地2157亩,工程范围内绿化率将由18%提高至78%。

  “伊州区还开展了示范河湖建设工作,将哈密河列入示范河流。”伊州区河长制办公室负责人邹建威说,目前,伊州区已完成22条河流管理范围划定工作,为今年河湖整治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。

  做好减法,重在综合统筹,消灭河湖顽疾。

  在整治行动中,各地组织开展了湿地修复和保护、农村水环境治理、黑臭水体治理、水体污染防治、涉河湖联合执法、畜禽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划定等工作。自治区实施“一河一策”“一湖一策”,通过专项行动,紧盯侵占河湖水域岸线,河道管理范围内乱占、乱采、乱堆、乱建,违法违规向河湖排污,损害河湖水生态环境等突出问题,对排查出来的问题、群众反映的问题,发现一个,解决一个,持续“销号”,河湖面貌得到了显著改善。

  今年,自治区要求,要打好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,巩固拓展地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,开展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排查整治;开展入河湖排污口排查和整治,严禁污水偷排、直排河湖,持续削减入河湖水污染物排放总量;加快治理改造或替换不达标水源,持续开展规范化建设,统筹推进备用水源或应急水源建设;持续做好中水回用,利用中水开展生态造林。

  纵深推进打出组合拳

  河湖整治,需久久为功。当前,新疆河湖整治工作正向纵深推进,打出系列组合拳。

  抓好水资源开发利用,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。措施包括:完成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细化分解和水资源监控平台建设;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;完善地下水位监测网和取用水计量监控设施;加强水域岸线空间管控;水陆统筹、源头治理,持续防治河湖水污染;强化统一调度,保护修复河湖水生态;常态化、规范化深入开展河湖清“四乱”,确保河湖乱占、乱采、乱堆、乱建及时清零等。

  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,需要对河湖管理范围进行明确。目前,河湖管理范围确权工作在各地州全面展开。确权后,水行政主管部门成为所有涉河项目的管理主体,河湖整治工作分工进一步明确,河湖管理的有效性明显提高。

  河湖整治中,抓好地下水超采专项整治是一项重要工作。今年年初,《自治区地下水超采专项整治行动方案》出台,全面开展地下水取水井核查登记,摸清取水井基础信息和取水许可、监测计量设施配套等情况;完善地下水位监测网,在地下水超采区增设水位监测井,安装地下水取用水计量监控设施,按季度、年度对全区地下水水位监测数据动态变化情况进行通报。各县(市、区)和兵团团场按照审批的年度地下水开采总量控制指标,将地下水开采管控总量分解到每眼取水井,加快推进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。

 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成效已被纳入各地(州、市)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内容。

(文章来源:中国环境报)

文章来源:中国环境报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关于我们

通河资讯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,汇集美食文化、生活百科、国际资讯、热点新闻、综艺娱乐、体育健康、等多方面权威信息

版权信息

通河资讯网版权所有,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,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!